原标题:橙e播报 可以听的资讯(12月5日) 家电、电子、照明、医疗、医疗器械
国美空气净化器销售跑赢大市:从国美日前举办的2016空气净化器行业研讨会上了解到,2016年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较去年同比增长10.8%,呈现出整体上升趋势,其中线下门店零售占比约为总量的60%。从国美数据来看,空气净化器在今年前10个月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8.5%,空净节期间销售额更是出现了同比73.1%的增长,销售增速明显快于行业平均水平。
10月旺季净化器内销出口均增长:2016年10月份,中国总销量为101.5万台,同比增长22.1%。其中内销41.6万台,同比增长18.7%,出口59.9万台,同比增长24.6%。2016年雾霾来的比往年更早更频繁,但由于新国标的实施,行业越加规范化,恐慌性购买现象已不复存在。
海尔母婴净化器开展“无霾津贴行动”:海尔母婴净化器用“无霾津贴”为母婴人群呼吸减负。据介绍,12月1日-12月31日期间,凡在京东海尔母婴净化器旗舰店购买净化器产品的用户,可参与“无霾津贴行动”。自收到货15天内,订单收货地址所在地国家标准检测雾霾AQI指数超过300补贴200元/台;雾霾指数AQI200-300补贴100元/台。
伴随着冬日供暖季的到来,一些地区再度为雾霾困扰,空气净化器和宣称有空气净化能力的产品也受到了居民的追捧。热销背后,这些产品的净化能力却不容乐观。
今年3月1日起,被称作“新国标”的GB/T18801-2015《空气净化器》国家标准正式生效,我国对空气净化器产品的评价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时隔8个月,空气净化器市场依然远未线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网购空气净化器比较试验结果显示,50个品牌的样品中,有11个样品安全指标未达到要求,21个样品性能指标未达到新国标要求,存在问题的产品共计26个,占总数的54%,其中不乏夏普等名牌。
同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016年首次被列入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的空气净化器产品,56家企业生产的61批次中有14家企业生产的15批次不合格,产品的不合格率超过两成。
空气净化器在新国标面前纷纷“栽倒”,其实并非没有前兆。2015年年底,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新旧国标的过渡期里对空气净化器产品按照当时已经发布但尚未实施的新国标进行了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结果显示,43批次样品中,有32批次产品标称了适用面积,7批次产品的实际适用面积与标称不符;2批次产品未标称适用面积,但标称了颗粒物洁净空气量;9批次产品未标称适用面积,也未标称颗粒物洁净空气量。
空气净化器在冬日的家用电器消费市场上供销两旺,一些宣称自己带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电器也成了“香饽饽”,那么这些电器的净化效果如何呢?
宣称能去除PM2.5、净化空气功能的负离子发生器是市场的新“宠儿”。然而,上海市消保委对本市流通领域销售的负离子发生器开展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这些负离子发生器的净化功效有限。
消保委测试的15件样品均在其销售的网站页面上宣称可净化空气,去除粉尘、PM2.5、烟雾等颗粒物,其中4件样品在网页或外包装上注明了商品的适用面积,分别是3至5平方米、8至12平方米、12平方米、16至24平方米。
测试结果显示,15件样品的颗粒物洁净空气量水平不如人意,远未能达到产品标称水平。所有样品颗粒物洁净空气量均小于10立方米/小时,适用面积均小于0.7至1.2平方米。
室内环境及微生物污染控制方面专家、同济大学教授李振海指出,消费者应正确认识空气负离子对室内空气中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有限的辅助净化能力,“单纯采用负离子技术的负离子发生器产品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空气净化器。”
有意思的是,市场上连吸尘器产品都开始宣称自己有净化空气的功能:TEK品牌吸尘器的页面上称其产品“活性炭HEPA组件,过滤的不是空气,而是美丽与健康”,丹麦力奇品牌的吸尘器称其“具有过滤系统,吹出来的风比空气干净”,三星品牌吸尘器的销售页面称“不是所有的吸尘器都可以净化空气”……
宣称吸尘器具有净化空气的效能,这样的说法是否经过实验的测试?在上海市消保委举行的约谈会现场,企业打起了“太极拳”:TEK品牌方称国内并没有相关的标准,属于“法无禁止即自由”;三星品牌方称页面是经销商自己写的,并非是品牌自有渠道。
专家指出,面对爆发式增长的空气净化器市场,企业不能动辄“打擦边球”、误导消费者,作为销售平台也因尽责把控店铺的宣传和产品的质量,净化市场要看“心”;对消费者而言,面对尚属于新事物的空气净化器产品也要增强消费知识,学会比较和了解空气净化器的“芯”。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企业要对广告宣传上的标语负责,不能“想写啥就写啥”,标语上的内容不仅要有实验数据的支撑,还要符合新《广告法》的要求,不得使用一些极端化的词语。
北京市消协也指出,网购平台运营方不仅要严格监控本平台销售空气净化器的产品宣传,避免出现一些夸大产品性能的宣传用语,还要建立能够把控平台第三方经营者销售商品质量的机制,建立快捷的消费纠纷解决渠道。
上海市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总站实验室主任沈浩说,目前市场上家用空气净化器产品良莠不齐,有的未按国家标准给出颗粒物CADR值,而是采用“去除率”的说法,但所谓的“去除率”受实验空间、时间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反映产品真实净化能力,只是商家制造的噱头,空气净化的能力关键还得看CADR值。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空气净化器行业联盟领衔首批10家空气净化器企业在上海市产品质量逐级提升示范平台上,公开了30款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提升示范承诺,这些达到或超过国内外先进标准的承诺在向社会公开的同时,也接受社会监督。这一平台除了企业的公示内容外,还加载了监管部门发布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结果、风险预警和消费指南,实现消费者产品质量信息“一网知”,有效增强质量信息透明度。
OLED面板市场年复合成长率高达23%,看好OLED面板的成长性,和鑫明年计划拟投资15~18亿元扩产,扩产幅度约30%。除了三星之外,和鑫也积极布局大陆手机客户,预估明年大陆客户贡献将拉高到将近5成的水平,营收也可望恢复成长动能。华东科技子公司签订10亿元面板供应合同:
华东科技1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与华勤通讯科技有限公司就2017年面板供应事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涉及总金额约10亿元人民币。平板显示将为华勤及其关联方的各类应用提供面板,双方也将在新技术开发方面同步研发。2017年全球LCD电视面板出货将年减1.2%:
IHS Markit近日表示,由于旧显示器工厂改造部分老旧LCD工厂,同时转向生产更大尺寸的LCD电视面板,并且更灵活有弹性地调整商业战略,全球LCD电视面板制造商保守地将2017年的出货量目标设定在2.584亿台,年减1.2%。
“贸易逆差逐渐缩小,从2010年的200亿美元收窄至88亿美元,年均降低18个百分点,初步打破缺芯少屏的尴尬局面。”
11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处长王威伟在由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和日经BP社联合于京主办的“中国·北京2016国际显示产业高峰论坛”上透露的这两组数字,折射出我国显示产业的新变化。
长期以来,“缺芯少屏”一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短板。而今,这样的局面已有所改观。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全球范围内显示行业已接近饱和的状况。如何寻求发展新动力?在为期两天的时间里,来自海内外显示产业的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对此展开了深入探讨。
“十二五”期间,我国显示产业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据王威伟透露,从2010年到2015年,我国显示产业的产线条,全球市场占有率由“十一五”末的3.9%提升至22%,成为全球第三大生产地区,龙头企业营收翻了数倍, 2015年显示产业收入达到1675亿元,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三。
然而,发展至今,却出现了“增量不增收”的情况。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显示产业销售收入为1300亿元,同比增长10%,出货面积超过35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但企业盈利能力却大幅下降,同比下降85%。
对此,王威伟给出了一些解释,如电视机、个人计算机等传统需求增长乏力,车载显示、可穿戴设备等新应用带动行业新需求;全球电视消费尺寸增大拉动面板出货量增加,但价格波动较大,部分尺寸同质化竞争严重。因此,在王威伟看来,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既跟全球经济下行、下游市场萎靡有一定关系,同时也有行业内部需要进行结构调整的原因,而这些都给未来的发展带来了隐患。
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传统需求增长乏力的情况还要维持一段时间。”王威伟以电视机为例说,2015年全球液晶电视出货2.15亿台,同比下降0.6%,据有关机构预测2016年也是2.19亿台,同比增长1.5%,无显著变化,未来三年仍将持续乏力态势。
乐金显示OLED电视推广部总经理朴昌赫认为,这一情况在全球范围内同样存在。他表示,近年来,全球显示行业的规模增长了四五倍,于2006年达到了增长最高峰,之后增长率开始持续下降,最近增长率仅为1.4%,可以说已处于饱和的状态。“整个显示行业需要新的发展动力,这一形势已经是肯定的了。”
就中国而言,当前的现状是,2015年我国面板出货面积占全球22%,但是销售收入仅占全球的13%。“这说明我们产品的附加值低,低端产品多,而高端产品没有很强的话语权。”王威伟指出,目前显示技术发展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下游新兴应用的需求,例如虚拟现实(VR)对屏幕高分辨率的要求等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尽量满足下游应用需要。
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的代表,王威伟透露,下一步产业政策还会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在即将发布的《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指南》中,也把新一代显示作为一个方向重点提出,但是提出的概念已经与“十二五”甚至更早期有所不同:现在是“提量”变成“提质”,规模的扩张变成质量的提高,重点是支持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实现高分辨率产品规模量产和AMOLED(有源驱动有机发光显示)产品量产,同时也在下游不断拓展新型显示器件的应用领域,而不是低水平重复建设。
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理事长王东升认为,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全球显示产业所要应对的问题也发生了变化。“当前显示产业正面临两大关键挑战:一是显示技术的创新如何进一步满足乃至拉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二是显示产品应用创新能否进一步拓展到各个细分行业和领域,真正实现显示无处不在。”
就技术层面而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制定的《2014——2016年新型显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6年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的目标是,按面积计算出货量达到世界第二,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20%,产业总体规模超过3000亿元。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据此认为,“平板显示有望成为我国电子信息领域最先进入制造强国的产业。我国在‘十三五’时期发展成为世界显示大国和强国的目标非常值得期待。”
作为平板显示的两种主流技术,液晶显示器(LCD)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谁会成为业界主流一直是争论的焦点。王威伟表示,从他们掌握的情况来看,现在已经初步形成LCD和OLED并存的格局,二者市场占有率总和已超95%。其中,主要还是LCD,OLED的量相对偏少。他预测,未来几年还会持续以LCD为主导、AMOLED为主要增长点的发展态势,“‘十三五’期间这种趋势还将继续保持。”
另外,他指出,印刷显示、柔性显示将成为产业界技术攻关的重要方向,材料和装备研发投入会不断加大。量子点、Micro-LED、激光投影等新型显示技术也在积极争取细分市场上的份额,未来有望在大尺寸应用方面取得突破。
同样是11月1日,维信诺研发负责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副总裁黄秀颀在论坛主题演讲中透露,该公司已研发成功全球首款3毫米弯曲半径下180°对折柔性AMOLED显示屏,立即引发现场轰动。
据黄秀颀介绍,柔性显示技术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实现固定曲面显示;第二个阶段,实现可弯曲/可卷曲显示,形成较小半径的曲面造型;第三个阶段,实现可折叠显示,可沿单轴折叠;第四个阶段,实现全柔性显示,可以任意折叠甚至拉伸。维信诺最新成果的推出,意味着柔性显示技术研究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在不久的将来,将可以轻松实现手机、平板电脑的轻松转换,也为柔性显示提示了新的应用方向。
朴昌赫对OLED在电视领域的发展前景也非常看好。他认为,OLED电视的意义,是在显示行业中为停止不前的LCD市场提供了新的反转动力,可以满足消费者追求新颖的需求。他甚至提出,“OLED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最佳的解决方案。”
与之相反,一直也在OLED方向持续发力的三星公司代表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三星显示液晶电视研发中心副社长金学善认为,“从目前的产业生态系统、价格竞争力,以及技术潜力看, LCD依旧是未来电视领域比较适合的技术。”
作为一家在2005年就把显示业务带入中国的公司,默克光电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显示材料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李俊隆在承认“显示器是显示产业的根本”这一结论后,向在场听众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能否跳出显示器这一既定模式,想想面板还会有怎样不同的应用?”他回忆说,2011年,中国的面板产业正是方兴未艾、风起云涌的时候,但是对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显示企业而言,这却是非常痛苦和具有挑战性的一年。面板厂家遭受了巨大的亏损,也不断地投入了新的研发资源,竭力想找出下一个时代的显示器,但对此消费市场的接受效果却不太好。“于是我们提议面板业的朋友想想,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这一概念在五年后的今天很容易被接受,但是五年前却可能显得有点空泛。”
之后,他们邀请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一起建构未来的生活。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显示企业最想做的,第一是液晶窗户,其次是把面板做成天线。对于液晶窗户,默克身先士卒做了示范。默克总部创新中心面对大街的那面墙,所有的窗户都是液晶窗户,利用液晶旋转的角度来控制太阳光照射到室内的量,不仅美观而且节能。
谈及显示产业的创新,金学善也在其演讲的最后提了三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显示的内容为什么一定是既定的回忆?”“为什么我们的显示一定要插电才可以进行?”“有没有闭着眼睛也可以看到的显示?”
LED照明灯管正日益获得泰国消费者的青睐。开泰研究中心预测,2016年LED照明灯管市场价值可望由2015年的37.3亿泰铢(折合人民币约6.96亿元)扩大到49.8-51.5亿泰铢(折合人民币约9.30-9.62亿元),同比增幅将由2015年27.7%扩大到33.5-38.1%。2016年照明灯管市场总值将达到219.7-223.8亿泰铢(折合人民币约41.04-41.81亿元),比2015年的207.2亿泰铢增长6-8%,其中LED照明灯管市场价值的占比可望达到23.0%。今年中国半导体照明产业产值预计可达5000亿元:
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主席、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秘书长吴玲日前表示:“2016年,半导体照明产业产值预计可达5000亿元。”吴玲认为,LED所具有的节能减排效果对人类未来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很大。国星光电白光LED产品全线涨价:
国星光电近日表示,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维护您的切身利益,我们决定:自12月1日起,国星白光LED全线%不等。
“目前智能照明产品市场渗透率达到几成?”调研结果显示,在参与智能照明市场调研的企业、商家以及协会中,73%的受访对象认为“当前市场渗透率在10%及以下”,20%认为“市场渗透率在10%-20%之间”,7%认为“市场渗透在20%及以上”,这与当前智能照明市场普及情况基本一致。
研究报告显示,智能照明市场仍处推广期,不过在各大系统厂商积极投入以及节能趋势带动下,智能家庭市场潜力更胜,2019年市场规模可达87.1亿美元。
“智能照明市场渗透率整体偏低的现状”以及“智能照明市场前景被高度看好的期望”,说明未来智能照明市场可开发的空间还很大,这也就是说,方向已经明朗,未来已在脚下。
“目前最影响智能照明市场渗透加速的因素是什么?”调研结果显示,69%受访对象认为阻碍智能照明市场渗透加速的因素是“行业标准不统一”,包括行业标准不清晰、行业通讯协议太多,并难以协商一致,同时智能照明产品本身的标准也不统一。
另外,“消费者接受度不高”也被视为阻碍发展的重要因素,消费者的认可决定着销售最终能不能形成闭环,持有这种观点的占比51%;另外,38%受访对象选择“产品性价比不高”,由于智能照明未能形成大规模生产和推广,配套的智能技术成本高,导致现阶段智能照明产品与普通照明产品性价比相差较大,阻碍消费者购买的脚步。
针对“消费者接受度不高”这一影响因素,调研显示,行业人士认为它从四方面影响智能照明市场的渗透:1、智能照明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从技术突破、技术掌握、产品研发、产品上市再到消费者认识,还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2、用户体验不佳,智能照明发展至今,不应只是简单调光调色,应该根据用户的各种生活、工作场景去自动变化满足光照需求、氛围营造及其它一些延展性服务,而目前的智能技术应用还没很好地满足这些痛点。3、智能不是刚需:对消费者而言,现阶段只要照明功能、产品质量好就能满足需求,因此对智能照明需求不大。4、产品体验性不强,目前上市的智能照明产品多数是单品,用户只体验单品很难感受到智能照明的整体效果,也就缺失进一步购买之欲望。
目前,智能照明产品在市场上的普及率为10%以下,造成普及率如此低下的原因主要是标准不统一,它不仅是灯本身的标准,更关乎相关系统的接口、通讯标准。我认为,LED产业未来转型发展的方向是上下游资源的紧密联合,这种联合将扩展到与信息系统的联合,与建筑、装修设计的联合。
在协同发展智能照明产业中,我们协会开展了多项工作:1、2015年“南海论坛”上,我们邀请了行业的大咖们就“智能照明的发展和前景”分享了他们的线、协会利用自身平台做了一些牵线搭桥的工作,如通过组团参展、观展,让企业有机会接触智能照明领域先进的产品和技术;3、今后协会将通过微信平台及实体论坛平台,将“智能照明”领域各环节的资源汇集在一起,让相关方在智慧的碰撞中产生更多合作的机会和创新的思路。此外,我们协会的一些会员企业已经开展智能照明相关业务。
虽然,目前照明行业布局智能照明的企业大有人在,但是,市场的普及率却只有20%左右,究其原因:一是智能化照明刚刚起步,离普通消费者接受和使用还有一个过程;二是智能照明的稳定性还不够,性价比和质量还不能统一;三是操作方面还不够简单化,智能产品应该趋向傻瓜式操作,让中老年人也会使用;四是标准缺失,并且有些智能还是伪智能,仅仅是炒作概念。在我看来,未来的智能照明一定是舒适的、舒服的、健康的光环境的营造和体验,而且也一定是与智能家居融合在一起。
虽然,目前智能照明市场普及率不是很高,但是,未来智能照明市场的发展空间巨大,因为这是一个普众惠民的工程。中国灯饰照明共享联盟,会员主要是来自市场一线的终端服务商,离用户最近,在普及和推广智能照明方面责无旁贷。因此,如何把用户的需求作为行业制订标准的依据,也是共享联盟今后努力的方向。
从今年智能照明圈发生的桩桩大事可知,照企想要撬动智能照明市场并做大做强,很多都选择与IT企业合作。有业内人士表示,自建研发团队进行智能系统的研发,投入的资金、人力、物力是非常巨大的,同时研发周期也比IT企业更长,因此照企与IT企业强强联合将更快抢占市场“蛋糕”。
照企虽普遍对智能照明未来表示看好,但目前智能照明市场渗透率低不容置疑。一来,阻碍智能照明市场加速发展的因素,除开行业标准不统一、消费者接受度低等常见问题,还出现导购员培训不足、渠道商认知不够、企业借势炒作忽悠客户等各式原因;二是对于“智能照明解决方案”“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选择哪一方向,不同企业看法和选择不一,也就造就了企业智能照明发展路径不一,这一过程仍需探讨。
为此,照企要想在智能照明领域长久发展,需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尊重市场发展规律,认真研发产品、做好产品,与商家共同努力进行市场开拓和普及。
医疗废物含有潜在的病原菌,可通过人的呼吸道、消化道、破损皮肤进入人体,造成疾病传播和健康危害。市卫生监督部门昨天透露,目前上海已在40家公立医疗机构开始全面试点医疗废物可追溯机制,其中闵行区已实现全覆盖。引入射频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关于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时间来源等信息通过扫描器扫一扫实现即时获取。北京推六项医保新政 上门医疗和家庭病床均纳入医保:
自12月1日起,北京市将实行六项医保利好新政,聚焦分级诊疗和医养结合政策落地实施,具体包括扩大基层医保用药范围,增加社区门诊就医报销比例,四类慢性病患者开具的长处方可以报销,上门医疗服务和建立家庭病床均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等内容。内蒙古40药品即将涨价 最高涨6倍:
12月1日,内蒙古药品器械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发布40个直接挂网药品调高自主报价的公示。如对公示内容无异议,公示期结束后将予以调高,对于提价,有38个产品不约而同给出的原因为成本上涨。40个产品涨幅各不相同,其中最高的为左归丸,价格由34.8元/瓶,计划提高到210元/瓶,涨幅达6倍。
10月,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战略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与此休戚相关的生物医药产业,在新时局下无疑将造就更多的机会,涌现更多的结构性机遇,该规划纲要的发布对未来中国医药产业将会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
11月30日在云南昆明举行的第三十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发展规划处处长庄宁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中国医药产业进行了深入解析。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目前整个医药卫生行业、健康领域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未来15年推动整个全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的重要指引。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内容包括了健康生活、健康服务、健康保障、健康环境、健康就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其遵循四点重要的原则,分别是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
健康优先原则是把健康放到国家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体现在公共资源、国家政策、投入、人才保证等诸多方面都要优先发展健康产业。行业优先发展往往是在未来全世界会重点保障和覆盖的内容,更是改革创新的关注点。健康优先原则的首次提出,凸现了健康在整个社会发展当中的重要地位,也凸现了全社会对健康的重视程度。
科学发展,优化健康服务。实现这一点主要着力于三个维度:一是公共卫生以预防为主。去年全国健康卫生大会上,习也提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以预防为主。二是提高优质高效的服务,完善医疗体系,创新医疗服务的模式。三是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同时,充分发挥中药的优势。中西医结合,中西并重,将是未来中国医疗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以老年人为主的健康服务的方向。
健康中国战略将分三步实现:第一步到2020年,实现国人主要健康指标处于中高等收入国家的前列,中国目前已经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未来健康水平将增长到上等水平。经过周密测算,中国有信心在2020年实现健康水平居于主要中高等收入国家的上等水平。第二步到2030年,国人健康水平将居于高水平国家的行列,主要的健康指标有可能会进入到发达国家水平。第三步在2050年,国人主要健康指标将建设达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水平。
无论是中国还是国际社会都把未来社会发展健康视作重要的突破口,未来15年全球健康目标主要是确保各年龄人群享有健康的生活,促进健康福祉。《“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我国和国际社会先后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相衔接的一项战略部署,这是国际社会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健康指标的首个方案,也是健康五年首次国家层面提出的中长期的战略规划。
为什么要普及《“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研究发现,在人均寿命的影响因素中生物学占15%,行为与生活方式占60%,环境占17%,卫生服务占8%。可控制的致死因素的降低,才使得其他方面的占比因素相对见效,所以健康生活方式非常重要。
但目前中国人却并不重视健康的生活方式。全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以上人群经常饮酒率达到9.5%;居民每天烹调调用盐达10.5克,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15岁以上人群不主动体育锻炼率达72%;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达30%,肥胖率近12%。我国人均公共体育场地的面积不足,40%左右的国人健身不足,百姓没地方可去。国家正在实施不同的干预方式,如公共场所禁烟,逐渐降低慢性病早死死亡率。
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也是我国存在的重要问题,医疗服务的需求量不断增长,使得医疗体系压力上升。2015年我国医疗卫生指标只是发达国家的1/4,但医疗资源的需求增速远超其他国家,800张及以上床位的医院年均增速达到了20%,这表明我国更多地利用医院资源。未来,我国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要从防治结合等维度推进医疗体制改革。
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现在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中老年人的健康和就医问题,药品保障以及国民用药的要求都非常值得思考。在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方面,要通过深化药品、医疗器械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国家药物政策。
生态环境的破坏、环境污染与人民健康息息相关。中国每8例死亡者中就有一例死于空气污染相关,空气污染主要对肺和心脑血管造成影响,且对儿童的视力影响也非常大。未来中国空气、水、土壤污染的治理都应当得到重视。
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服务的新业态。
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健康产业对转变卫生与健康领域的发展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健康服务具有智力密集、劳动密集、绿色低碳的优势,创新发展空间很大,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要深化卫生与健康领域供给侧改革,将技术、产品、服务与群众健康需求紧密结合。
2015年底,我国有药品生产企业5065家,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国,但97%的产品为仿制药,且同质化严重,低水平重复问题突出。全国有药品批发企业13508家,零售企业45.8万家。在目前我国总体GDP占比中,健康服务业为主的健康产业比重并不高,在全球排名当中比较靠后。虽然这几年商业保险每年以50%的速度在增长,但我国商业保险现在只战全球平均水平的1/3。
因此我国要继续坚持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产业结合,促进保健、食品等各方面的发展,促进医药产业发展,医药技术的创新,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医药创新和转型升级,加强专利药的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发展专业医药园区,支持组建产业联盟或联合体,构建创新驱动。希望用30年,能够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新药企业和制药企业。
总的来讲,《“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进一步凝聚了全社会对健康中国建设的共识,提振建设健康中国的信心,保持科学合理预期,为提升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同时有利于履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的议程国际承诺。
在近期的医疗器械抽检中发现,鱼跃医疗生产的2批次电子血压计抽检不合格,被罚款4万元。鱼跃医疗前身是1998年成立的江苏鱼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2007年由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专业从事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和营销,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康复护理、医用供氧及医用临床系列医疗器械的专业生产企业之一,产品以家用医疗器械为主。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落户长乐:
今年10月下旬,福州与厦门、南京、常州四个城市,共同入围第一批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国家试点工程,福州园区将规划建设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东南中心,中心落户在数字福建(长乐)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1000亩,其中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规划用地60亩。项目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拟建设一个中心、一个产业园、两个基地、四大运用领域。康复医疗器械崛起 未来3年爆发式增长:
政策推动+医院诉求+医保支付推动康复医疗市场爆发式增长。估计全国6772家医院将在未来5年内完成康复科建设,单个医院的康复器械平均投入400万元,终端市场规模高达271亿元。若包括养老康复、康复医院、社区康复及残疾人康复器械及服务,其市场规模近千亿。随着医院大力建设康复科,康复器械最先受益,其次是康复服务。
著名咨询公司Evaluate旗下的EvaluateMedTech近日发布了一项对2016年医疗器械行业的总结以及对2022年的展望,报告称2015-2022年医疗器械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约为5.2%,2022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总容量将达到5298亿美元。
在医疗器械销售领域方面,体外诊断仍将是最大的一块,预测到2022年市场份额将达708亿美元,占据医疗器械总市场的13%。其中,罗氏仍然将是体外诊断领域的领导者,其2022年的销售额将达到128亿美元。而仅次于体外诊断的是心血管方面,预测2022年全球市场将超过600亿美元。这方面无可争议的老大是美敦力,其销售额将达到141亿美元。内镜检查方面的器材市场增长较快,预测未来几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6.8%。
而在公司方面,美敦力仍将保持全球医疗器械销售额的头名,而且优势越来越大,其未来几年的复合增长率接近5%,到2022年销售额将达到399亿美元,强生紧随其后,销售额也将超过300亿美元,强生不愧为全球最大的医药公司,在EvaluatePharma发布的全球处方药销售额中强生以398亿美元位列第5位。而另外一家在制药和医疗器械方面都堪称巨头的公司是罗氏,其医疗器械2022年销售额预测将约为148亿美元,制药方面优势则更为明显,罗氏最近几年药物销售额增长较快,到2022年或将成为全球处方药销售首位。